8月22日為處暑節氣。“處”含有終止之意,處暑意味著炎熱暑天即將結束。夏天的暑氣開始逐漸消退,但天氣還未出現真正意義上的秋涼。駐馬店市中醫院提醒市民,處暑節氣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,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,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。
春夏養陽,秋冬養陰。處暑時節天氣往往較為干燥,人的皮膚可能會因此變得緊繃,甚至起皮脫屑,毛發枯燥無光澤、嘴唇干燥或裂口,或者產生大便干結等癥狀,這種現象就是我們常說的“秋燥”。要多吃一些能滋陰潤燥的食物,如銀耳、藕、菠菜、冬瓜、白蘿卜、梨、蜂蜜等,防止燥邪傷害人體陰液。
處暑養生四大注意
1.調整作息,緩解秋乏
人們在入秋處暑后常常會伴有懶洋洋的疲勞感,也就是人們常說的“秋乏”。
為防止秋乏影響正常的工作、學習和生活,就需要調整夏天以來晚睡的作息習慣和方式,做到早睡早起、適當午休、多伸懶腰,有助于緩解秋乏。
2.飲食清淡,潤肺防燥
處暑后燥氣明顯,肺易受傷,容易出現咳嗽、腸胃炎、支氣管炎等癥狀。
此時飲食宜益腎養肝,潤肺養胃,少食辛辣、燒烤類食品,以免加重秋燥。
3.早晚添衣,睡覺蓋被
早晚氣候溫差大,早晨夜間要注意添加衣服,晚上就寢要關好門窗,腹部蓋薄被,防胃病復發,尤其應注意預防感冒。
4.輕松運動,調養精神
秋干氣燥,人們出現心情波動甚至情緒低落都是正常的生理反應,此時應注意收斂情緒、維持心性平穩。
適宜在早晚進行運動鍛煉,散步、小跑、下棋等都是調節心情的有效方式。
健康教育

詳細內容
處暑寒來,養生應注意這些
發布人:admin 日期:2020-09-22
- 上一篇:為何孕產婦要禁用風油精?...
- 下一篇:沒有了